当前位置→ 热心公益,心系百姓→ 为民办实事 English

     1966年,年仅22岁的袁家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,从此,大木山的人们离不开他,1969年正式任大队党支部书记。他在农村基层工作期间坚持刻苦自学,先后通读了《毛泽东选集》1~5卷,马列的六本书、哲学、史学和各大名著,农业技术样样精通。他常说:“作为干部要得人服你,必须带头干活先服人。”的确,他在任支部书记期间,带领村民创造了“农业学大寨”的先进单位。兴修水利、大造梯田、新修堰塘5口、赔修堰7口、兴修水渠三公里:兴建果园6个、一个大型茶园、建大寨地200亩,改变了木山的落后面貌,这是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结果。他不但重视农业,更重视教育和人才的提拔选送。他身居一村之首,却处处体现出平易近人。人们都说他是调解民事纠纷的能手,还有一手人服气的绝活。特别是摆“段子”,什么古时候的小两口吵架,旧代的老教书先生到当代的许多奇闻轶事,都能从他的口中活灵活 现的蹦出来。这些故事除了有趣之外,特别有教育意义,一些民间的纠纷也在他的嘻嘻哈哈间化于无形。在不断收集、讲述故事的过程中,袁家祥逐渐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其独有的韵味.慢慢的开始谋生对书画的兴趣和后来著书育人的理想……

    1982年服从组织分配,到乡企业任支书两年,利用工作之余与企业职工徐斌办了两期缝纫技术培训班,为60多名男女青年的就业提供了技术保障。
    1985年去花丛工商所,任区个体协会干部,对个体户进行“四职”和“三自”教育,义务举办了理发、修理缝纫、烹调等培训,连续五年出席地区先代会,以巴中个协干部代表在会上发言。1989年9月被县民政局和尹家乡党委聘为该乡的民政助理员。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还按时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,主动承担大村、难村,开展农村各个时期的基本教育。推广新技术,发展生产力,积极解决民众的热、难点问题
     他曾与岳定根等人筹资修建“花尹桥”长16米、宽2米,总造价六千多元,其中,主动募捐600元。又募资6000元,修石板路6条,1200米(其中包括95年修唐巴路在下八庙镇双石桥修石板路170米)。石刻桥名、苏维埃旧址、红军烈士墓碑一、战斗遗址、山名10处。

    1997年遇特大旱灾时,为解决吃水问题,为尹家乡第一个引进打压水井技术,带头打压水井,在黄泥包村三社的严家湾。为大木山村一社募资修石水井2口,容量15立方,造价700元。为大木山村一组修引水石渠,把自己家发展养猪事业的猪款垫资1000多元。为保护基本农田,私人开支2400元,用石头砌田埂、砌保护墙10亩245米,带动了袁学志、王万全、李明全等村民种田的积极性,砌农田保护墙300米。人们常说:民政工作好似观世音,但小小的乡政又哪来的充足资金?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和渠道,上为政府分忧,下为民众解愁。他常说“民之难就是党之忧”,他曾帮优抚对象索赔20多万元,以次这些事实提高了民众的学法守法意识。组织编写(夫妻必读)5000册,向社会赠送,家有法律藏书1000多册。汇编《领导必读300册》赠阅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。他乐于助人,亲自送水磨坝一社张绍全三人去达县换假肢,先后为5个唇腭裂患者外出整形。在工作期间他大力推行嫔葬改革,推行火化遗体达80多俱。在南充西南石油学院,募捐衣物30箱、2000多件,解决困难户300多户。为尹家优秀教师张荣昌治病住院募资460多元……,全乡60多个优抚对象,20多个五保户孤儿,13户特殊低保进行了户户专访,听取群众意见,体恤群情,关心群众疾苦,送去政府的关怀和温暖。人们都说袁家祥同志有读不完的书,做不完的事。为了体现人生的最高价值,留下闪光的足迹、不甘平庸、超越自我。他确实是大巴山有名的“老牛自知夕阳晚,不用扬鞭自奋蹄。”
袁家祥同志亲自走访贫困老人
对工作一丝不苟
经常外出为自己“充电”
     
罗萍           图雷超文

学校:四川省巴中市尹家乡中心小学校
Yin home center primary school , BaZhong City, SiChuan Province, P.R. China
E-mail:yuanfengwu8008@163.com       Tel:013778794208